2012年7月31日星期二

喪禮禁忌﹕笑喪

現真社會,平均壽命增長了,要到了80歲以後才是高壽,在這個高壽時年老而去,往生者的喪禮謂之「笑喪」。

其實以前人們的壽命不長,六十為一甲子,所以若死者年屆六十歲或以上,家屬一般就會在靈堂門口掛上燈籠,以紅墨寫上死者姓名及年歲,讚譽往生人長壽有福。 在六十歲以下往生,而家人又堅持掛燈籠,則一定要用上全藍字。

其實年過六十而往生,喪禮上則可以用上一點點紅色點綴。 但一般現在普遍只有年過80的才會稱為笑喪了。


一般「訃聞」是用黑白的,笑喪的「訃聞」的「聞」字則會用上紅色或是改用粉紅色,也就代表了是笑喪。不同地方也有不少不同的風俗習慣,有些地方更會以全大紅出「訃聞」,有如喜事一般,大家請勿見怪,其實這只是當地人是以其代表往生者是個有福之人,因在傳統社會中,認為能享有高壽是一種莫大的福分嘗過世間種種,故家人當以平靜的心情去歡送老人辭世,為其祝福。

所以當你看到有用大紅色佈置靈堂,或是靈堂外掛起大紅色的燈籠,你就會知往生者是個有福有壽之人。


亦有地方人們子孫會以穿紅衣辦喪事,但顯然香港亦是會以哀為由,仍然披麻戴孝絕少穿上紅衣。

在笑喪中血親的晚輩在香港不穿紅,腰繫白孝帶,平輩和其他親屬的則繫黑紗。孫輩的會在白孝帶和黑紗上綘上小紅布。孝婦,媳婦或女兒頭上會戴白花,內孫女戴藍色、外孫女戴綠色。

其實喪事應以哀為本,稱之為笑喪是為了希望家人節哀順變,盡量不必哭泣,應理解人必經生老病死

( 完 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